孙子研究院(原)

当前位置:

首页  孙子研究院(原)  兵法普及

正文

印度退役中将援引《孙子》解读加勒万河谷冲突
  • 作者:孙子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0-06-23
  • 浏览次数:992
  • 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军方近日在中印边境谈判会议中要求中国军队恢复拉达克边境4月时的原状,而中国军方则要求印度停止修筑边境道路,由于双方互不让步,此次谈判再次无功而返。自从印度单方面挑起与中国在边境的事端后,这是双方第2次就此事谈判,印度方面指出,印度已经做好跟中国长期交涉的准备。如今场面陷入僵局的同时,印度一个退役的中将Lt Gen H S Panag却对着地图骂莫迪,声称中国不战而屈人。这位印度退役中将对于莫迪这种一味的退让,并且当鸵鸟的行为实在看不下去了。按照这个中将的说法,印度现在的做法完全是在当鸵鸟。值得注意的是,拉达克班公错湖曾是印度所控制的地区,而中国此前却在该地区向西移动8公里且设立哨所及营地,尤其是在手指第4区,中国部队正往印度这一侧推进,这一度让印度十分担忧。一旦双方未达成一致,那么中国势必将阻止印度修筑拉达克经施约克,再到陶贝奥迪的道路,据悉,这条道路连接列城,班公错湖以及加万谷,同时连接一座世界海拔最高、可降落C-130J运输机的简易机场;为此,印度主动要求跟中国谈判。这一次,中国拒绝印度方面的要求,也就意味着印度求中国“妥协”失败了。印度退役中将因此表示:中国的孙子兵法最上等的战略就是在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今中国都还没发一颗子弹,印度就直接“举手投降”,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上消息源自腾讯网)

    环球时报6月23刊载的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家栋的评论,加勒万河谷冲突是一次必然之中的偶然性事件。冲突发生的必然性在于:两国边境长期紧张,情绪难以控制,形势突发性恶化是正常现象。偶然性是指:双方都没有给对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观故意。人员伤亡主要是由客观因素所致。对峙现场的高海拔、低气温以及险恶的地形地势,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在那个地方,感冒和脑部轻伤等“小毛病”,都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这次冲突虽然是两国加强边境控制的一个主观结果,但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却非双方本意。中印两国在边界和领土争端方面的管控措施,看起来问题不少,但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两国已经成功地把问题降级,从一个领土争端问题降级成对实控线的认知和管控问题。与此相比,中印两国在海洋战略和南亚政策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才是影响两国间关系长远走向更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讲,边境冲突很难改变中印两国任何一方的战略判断。看中印战略关系有时要超越边境争端,超越双边和地区范畴,用更国际性和世界性的眼光。

    在宏观和战略层面,中印两国也需要解决一些新问题。中国向索马里海域派出护航舰队以后,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各种存在逐渐常态化。这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以后600年来中国海洋战略的最大变化。印度也一样,通过东向战略和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也把自己的海上活动范围扩大到南海、东海甚至是太平洋东部海域。中印两国史无前例地同时崛起,同时追求海洋大国地位,为双边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两国的战略视角同时从陆向海转型的情况下,喜马拉雅山已经不再构成两国之间交往障碍,也不再是两国间的有效战略缓冲。中印看待对方的战略视角,也要超越喜马拉雅山,更具有独立性、战略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