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耳熟能详富有哲理的名言,不仅包含许多战争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其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极大影响着后世,推动了尚和平、重谋略、崇全胜的新型战争观。
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在合著的《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和其他文明不同,中华文明繁荣起来后再也没有中断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整体上没有成为一个侵略性的文明。而溯源这种战略文化特别是战争观的缘起,显然受到了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影响。
海外孙子研究学者预测,一场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正冲击着世界军事理论界,21世纪战争必将受孙子战略思想影响,西方国家的军事家也必将重新审视和急切呼唤东方兵学文化,并把自己军事目光的焦距再一次对准中国的《孙子兵法》。
20世纪之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是对19世纪克劳塞维茨关于绝对战争理论的展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尽管军事理论体系主要受《战争论》的影响,但交战各国仍或多或少把《孙子兵法》作为战略的指导思想。特别是核武器出现之后,使世界军事战略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西方人对克劳塞维茨以来的军事理论进行反思,中国传统兵学的价值又一次获得认可。
西方近代几部主要的军事研究经典,都是参照了《孙子兵法》或者受其的影响或启发的。在苏联元帅朱可夫等人的回忆录中看到,《孙子兵法》对他们以及对当时俄罗斯军事训练的影响。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李德·哈特以西方军事史上的30场战争,280多个战役的研究为例,归结出“间接路线”为最有希望且最经济的战略形式。西方军事理论家从孙武吴宫教战、怒杀吴王宠姬而纪律整肃的记载受到启发,进而创立“震慑”理论。
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首席专家吴如嵩指出,西方所谓的“威慑战略”、“间接路线战略”、“孙子的核战略”可以说从《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中吸取了智慧,它们都是指以武力为后盾而实行的战前政治外交斗争,都是指高于军事战略的大战略。
进入21世纪,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是要“兼善天下”,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这种新型国际关系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追求各国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这就更需要孙子的全胜思想。
有学者提出,21世界也许不会重演或超越20世界的战争,虽然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仍然面临新的挑战,但和平的呼声在不断增高,和平的力量也在不断增长。全世界和平的渴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全人类对战争的厌恶也从来没有像如今这般强烈。因此,有效控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将贯穿整个21世纪。
俄罗斯前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基尔申在题为《孙子非战思想与21世纪的新战争观》的文章中指出,孙子的非战思想符合现代新型的战争观。《孙子兵法》的内容精博深邃,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对中国乃至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学者坦言,从19世纪到20世纪,德国名将普遍受西方兵学思想的影响,大多是《战争论》的忠实读者,以克劳塞维茨为代表西方兵学思想带给德国及欧洲是一场空前的灾难;21世纪的战争将受以孙子为代表的东方兵学思想的影响,主张“慎战”、“非战”,崇尚和平、和谐是《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这也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
正如澳洲军事作家小莫汉·马利在展望21世纪的军事理论发展时的预言的:“正如19世纪的战争受约米尼、20世纪受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影响一样,21世纪的战争,也许将受孙子和利德尔·哈特的战略思想的影响。”
韩胜宝,知名媒体人,孙子兵法全球传播第一人,CCTV国家宝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守护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奖评委。现居新加坡。